| 
        
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联系我们 |  
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| 成都不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   手机:13308070802(廖老师)
 13308032639(宋老师)
 邮箱:1302784126@qq.com
 地址:成都市青羊区陕西街30号附10号
 
 
 |  |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详细信息 |  
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    近日,成都各工地打围的临时墙面、地铁站等人流大的地方墙面,都展示了“中国精神、中国形象、中国文化、中国表达”为主题的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,这些广告所展示的艺术创作非常生动。这些生动的画面,让我一直在深思他们生动的原因。     我联想到语文课上学习的修辞手法,比喻、拟人、夸张、借代、反复等等。修辞手法的运用,让文章、让语言增色、生动。这些公益广告的画面有什么特点呢?他们也运用了修辞手法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文字是思想和情感的表达,画面也是思想和情感的表达,二者要求生动,都必须讲究修辞,即讲究比喻、拟人、夸张、借代等等。     比如广告中的泥塑作品《中国好棋》,对弈的小朋友的屁股使用了夸张手法,丰子恺《劫后新生》用树的勃勃形象比喻人劫后顽强的生命力,泥塑作品《中国前进》中那个老头形象的刻画也使用了夸张手法进行了面部肖像描写。     像这个广告的主题,四个中国反复,使用反复的修辞,让广告主题非常鲜明,深入人心,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。各位设计师,应该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,多用、善用修辞,让作品生动、新鲜、不落俗套。    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曾说:比喻是天才的标志。我们今天也可以说:善用修辞是设计师的标志。 |  |  |  | 
  
  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成都不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  地址:成都市青羊区陕西街30号附10号
 QQ:1302784126  E-mail:1302784126@qq.com  手机:13308070802
 中国校园文化设计群:629261633
 版权所有   违者必纠   蜀ICP备17035502号-1
 |  |